鄭立中:兩岸經濟關系從此站上新的歷史起點
鄭立中:兩岸經濟關系從此站上新的歷史起點
新華網重慶6月29日電(記者張勇 張琴)海協會會長陳云林與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29日在重慶舉行兩會領導人第五次會談,并簽署了眾所矚目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、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。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在隨后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,兩項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兩會協商進入新的階段,兩岸經濟關系也從此站上新的歷史起點。
鄭立中表示,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一階段的商簽工作至此畫上圓滿句號。這份協議是兩岸近30年交流成果的集中體現,是兩岸經濟關系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歷史必然,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全面規劃,是充分體現了兩岸特色的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。希望框架協議能經得起時間、實踐和歷史的考驗,為兩岸經濟的繁榮和共同發展增添強大的動力。
新華社記者請鄭立中點評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的特點和意義。鄭立中表示,這個協議具有三個特點,一是全面性,雙方同意全方位建立兩岸知識產權的保護機制,加強專利、商標、著作權及植物新品種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,同時對其他問題也作了開放性的制度安排;二是權威性,規定了執法協作、工作會晤等事項,關注了各個環節;三是前瞻性,協議不僅立足解決當前的問題,而且著眼長遠,如將共同提升兩岸知識產權的創新、應用、管理及保護,建立長效機制等等。
新華社記者還請鄭立中談談參與兩會商簽相關協議的感受。鄭立中說,通過參與兩會協商,自己得到了如下幾點體會:一是要堅持平等協商。兩會協商與兩岸交流合作,不是利益博弈與零和游戲,而是互利共贏的良性互動;不是宣示立場的政治戲碼,而是務實解決問題的溝通平臺。實踐證明,兩岸中國人有智慧、有能力把兩岸關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二是要以人為本。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,增進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。兩會協商解決的問題,無不緊扣民意脈動,協商成果無不惠及民生需求。只要我們堅持做好事、做實事,兩岸協商就能行穩致遠,就能可長可久。
三是要積極面向未來。兩會協商不僅立足解決當前問題,而且要著眼未來。鄭立中說,兩會協商是在書寫兩岸關系和中華民族的歷史。因此既要解決過去的遺留問題,也要為未來打下堅實基礎,讓兩岸關系不斷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。
海基會也在協議簽署后舉行了記者會。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記者會上表示,兩項協議的簽署不僅將影響兩岸經貿的未來,也是臺灣經濟新的里程碑。